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m.39.net/news/a_6185498.html解放前,浙江省*岩县江口乡东岙村有一个叫解大毛的穷苦人。为了讨一口饭吃,他带着他的儿子解小梅离开了东岙村,去宁波给地主种田当长工。
后来,解大毛的儿子解小梅在外地当了倒插门女婿。
到了年的时候,解小梅回到了老家。他这一次回老家不是为了住家里,而是要把家里的老宅子给卖掉。
,解小梅卖掉了老宅。
老宅前的杨梅树
如果故事仅仅讲到这里,解小梅一个普普通通的穷苦人是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之所以,解小梅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原因在于他在卖老家屋子的时候,老家屋子边上有一棵老树。
这是一颗叫“大贫种”的杨梅树。当地人一般把像解大毛这样的穷苦人叫做“大贫”,他家里的杨梅也被称为“大贫种”。解小梅当年卖老宅的时候,同时也把这一棵老杨梅树给卖掉了。
在解小梅卖掉这一棵杨梅树的27年后,这一棵叫“大贫种”的杨梅老树又多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东魁杨梅”。这个名字对于浙江人或者爱吃杨梅的人来说,如今应该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东魁杨梅”这个名字是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吴耕民给取的。“东”字取自东岙村中的“东”,“魁”字为“魁首”之意。
解小梅卖掉的这一棵杨梅树,在吴耕民教授眼中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这一棵杨梅树结出的杨梅果个头巨大,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单果重最大的杨梅品系。发展这个优良的杨梅品种后,当地迅速地通过嫁接进行繁育。如今,东魁杨梅在全国已经栽培了多万亩。由这一棵老杨梅母树繁衍出了数千万株子树,发展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杨梅种植品系。
解小梅卖掉的这一棵母树在我国果业人士眼中,那比同等重量的*金都要珍贵。一个好的果树品种产生的商业价值是极其巨大的。因为这一棵母树浙江*岩县也成了我国的东魁杨梅始祖地,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产业效应和财富。
好品种多来自民间
讲到这里,很多人都可能会有一个疑惑:好的水果品种不应该是通过农业育种手段由农业科学家选育出来的吗?为什么一棵从老屋前传下来的民间杨梅树,会成为如今杨梅的主栽品种呢?
这是不是不科学?
实际上,大多数人对果树育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在外行人看来,果树育种可能是转基因、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又或者是用了多么精密先进的仪器;然而真实的果树育种都是“大海捞针”。一条路是育种人员通过从野外、民间寻找种质资源进行品种保留、筛选,选育出符合需求的优良品种;另一条路是用其它的果树品种进行杂交,从后代中慢慢筛选出优良品种。
也就是说能不能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还有运气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技术则排在后边。一个经常在果园里种苹果的老农民,也是可以通过积累优质的芽变品种来选育出优良的新品种的。
内蒙古的鸡心苹果、贵州镇宁的蜂糖李、广西郁南的无核*皮等国内比较知名的优良品种都是从民间品种中挖掘出来的。
一个好的品种,并不一定是通过技术手段刻意为之,大多数都是不经意之间被发现了。
品种的发现要远远多于发明。东魁杨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好野外的或者民间的一些“老果树”。因为这些老果树都是重要的种质资源,说不准这些老果树哪一天会发生芽变,产生优质的性状,冒出几个新品种来。
育种重要吗?
有人会问,既然好品种多来自民间,那么还需要那么多人育种吗?到时候有了好品种去野外折个枝条,回家自己种不行吗?
实际上,果树的育种工作主要不是在创造,而是在观察。比如,大名鼎鼎的富士苹果,这是从1万多棵实生苗中挑出来的一棵代号为“东北七号”的苹果苗,然后经过了多年的观察,才正是认定为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好不好,不是你看两眼就能知道的,要做很多相关品种特性观察的工作。东魁杨梅也是经过多年的观察,才最终审定为一个品种。
果树一般结果周期都非常长,苹果之类的实生苗3-5年才开始开花结果,一年结一次果。一个品种从最初被发现到真正的推广,可能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我国有些果树育种工作者,用了一辈子可能也就只能选育出一个优良品种。我们熟知的富士苹果还是90多年前日本选育的,别看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一个苹果品种能彻底超过红富士苹果,可见果树育种的艰难和周期之长。
发现一个优良性状的“母树”仅仅是果树育种的第一步,而后边还有99步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