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黄皮概述
夏日水果纷繁,黄皮独树一帜。夏日水果世界五彩斑斓,总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然而,水果的寒凉温热属性不同,选择不当可能损害身体阳气、滋生湿气或引发上火。此时,黄皮水果脱颖而出,它既不寒凉也不上火,适合各种体质人群。其特有的消暑生津、助消化健胃的功效,无论是入菜、煲汤还是做甜品,都能发挥其独特魅力。黄皮,这一夏季的水果佳品,深受广东人喜爱,如今正值其大量上市的季节。
▲黄皮的独特性
黄皮水果在炎热的夏天因其不寒不热的特性而备受喜爱,适合各种体质。尽管有人或许不太喜欢它的独特风味,但不可否认的是,黄皮确实堪称水果中的珍品。
▲黄皮的药用价值
黄皮除了果肉可食用,其余部分如皮、核、叶、根亦具独特药用价值。可以说,黄皮果全身都是宝,各部分都具有其特定的药用和食用方法。
02黄皮的具体功效
▲健脾胃与助消化
黄皮果肉能助消化,减少积食与腹胀,并提高人体消化能力。《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皮果肉能够健脾胃。民间有谚语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这进一步印证了黄皮在帮助消化方面的功效。此外,《广志》中还记载,当食用过多荔枝时,可以用黄皮来解其燥热。
▲行气化痰与止咳
黄皮在化痰止咳方面表现出色,因其理气特性调节人体气机,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皮能够化痰止咳。与其他水果相比,黄皮因其独特的行气功效而更擅长化痰,不易生湿助痰。传统医学认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黄皮正因其理气功效而能调畅人体气机。
03黄皮的食用方法
▲黄皮果皮、果核与叶的利用
黄皮果皮有助化痰,果核可止痛解毒,叶有解毒散热的疗效。在日常食用黄皮时,许多人通常会剥去果皮,仅享用果肉。然而,这样做可能会错过一些宝贵的营养。虽然新鲜黄皮的果皮带有苦涩味,但它却具有除痰浊、理气的作用。
▲黄皮的日常食疗方
日常食用黄皮有利健脾、助消化,推荐多种黄皮食疗方帮助增强体质。
▲黄皮焖鸡
材料:新鲜的黄皮果克,鸡肉1只(适合2~3人食用)。
制作步骤:
将鸡肉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用盐、油和米酒进行腌制,拌匀后备用。
黄皮果清洗干净后,挤出其中的果核。
在热油锅中爆香姜片,随后加入鸡肉进行翻炒,直至鸡肉表面的血水全部炒干。
将炒干的鸡肉与黄皮果一同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焖煮至鸡肉熟透。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和盐进行调味,即可享用。
适宜人群:此菜肴适合夏日里食欲不振、湿困脾胃或食滞的人群食用。
▲黄皮水鸭汤
材料:新鲜的黄皮果50克,黄皮叶30克,一只水鸭(适合2~3人食用),以及三片生姜。
制作流程:
将黄皮叶和黄皮果彻底清洗干净,黄皮果可以捏破或剪一道小口。
水鸭洗净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用凉水下锅进行焯水处理,之后再次洗净。
把处理好的食材全部放入锅中,加入少许料酒,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煲1小时。
待汤品煲至鸡肉熟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
此汤品适宜于脾阴虚、内热较重的人群食用。
▲党参黄皮瘦肉汤
材料:新鲜的黄皮果50克,党参30克,克瘦肉,以及三片生姜。(适合2~3人食用)
制作步骤:
将黄皮果用盐和水浸泡20分钟,之后仔细搓洗干净,可以选择捏破或剪一道小口。
瘦肉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并冲洗干净后进行焯水处理。
在砂锅中煮开水,放入处理好的瘦肉,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半小时左右。
接着加入黄皮果,继续用小火炖煮半个小时左右,让汤品的味道充分融合。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即可。
此汤品特别适合脾胃气虚、胃纳不佳的人群食用。
▲健脾正气果汤
材料:新鲜黄皮果50克,山药15克,莲子15克,无花果3个,以及克瘦肉。(适合2~3人食用)
制作流程:
黄皮果先用盐和水浸泡20分钟,之后仔细清洗干净,可以选择捏破或剪一道小口。
瘦肉切成适口大小的块状,并冲洗干净后进行焯水处理。
将处理好的瘦肉与黄皮果、山药、莲子、无花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1.5小时左右,让汤品的各种食材味道充分融合。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即可享用。
此汤品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
▲盐腌黄皮果
材料:新鲜的黄皮果、食盐。
制作步骤:
将黄皮果用盐和水浸泡20分钟,之后仔细搓洗干净,并控干水分。
将处理好的黄皮果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煮约10分钟,直至黄皮微微爆开,然后关火并晾凉。
轻轻将果核挤出,之后将黄皮果逐层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每层之间撒上适量的盐。
将玻璃瓶密封好,存放在阴凉处半个月左右,待其腌制入味。
腌制完成后,可以取出泡水饮用,或者当作小零食直接食用。
这款盐腌黄皮果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适合各类人群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