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我国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在甘肃的兰州市、定西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散居着一小部分东乡族。新中国成立后,部分东乡族从甘肃迁徙到新疆居住。
东乡族聚居的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高原浅山丘陵区,平均海拔米。该地区三分之一面积为河谷川塬地区,三分之一面积是黄土干旱山区,三分之一面积则高寒阴湿。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东乡族,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有土豆、小麦、青稞、大麦、糜谷、玉米、蚕豆等,其中以土豆最为有名。这里出产的土豆,水少面饱,沙而甜,含淀粉量高,可制点心、酒、醋、粉条等多种食品,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经济作物有大麻、胡麻籽、油菜籽等。沿洮河、大夏河地区,还出产大量瓜果,其中以唐汪川的桃杏最为出名,它既不同于桃,又不同于杏,个儿大,色泽美,皮薄肉厚,带有白兰瓜的醇香,甘甜爽口。山区还生长有秦艽、冬花、狼毒、甘草、防风、柴胡、麻黄等多种野生药材。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临夏)的东乡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并不被承认是单一的少数民族,往往称之为“东乡回”或“蒙古回回”。这是因为,东乡族在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与西北的回族十分相似,历史文献上也常把它归诸于“回回”民族之内。由于东乡族在语言方面基本上同蒙古语相似,也有被称为“东乡土人”或“东乡蒙古人”的。
东乡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语言内部比较一致,大体可分为锁南、汪家集、四甲集3个土语,各土语之间仅有个别语音和词汇方面的差异。东乡语中借词数量较多,其中汉语借词占的比例最大,还有少数突厥语借词。东乡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数东乡族都兼通汉语,汉文成为东乡族的通用文字。过去,不少群众也会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东乡语或汉语。
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其他京族人口则与汉族、壮族杂居在东兴市江平、谭吉、红坎、恒望、竹山等地及防城港市的其它市县。钦州市也有少量京族人口分布。
京族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终年不见冰雪,树木四季常青,物产极为丰富。南面的北部湾是著名的渔场,盛产鱼、虾、蟹、贝等多种海产品,有鱼类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较丰富的达多种,珍珠、海马、海龙等都是医药上的名贵药材。北部湾海水含盐度达31%以上,适于制盐业的发展。海岛上盛产香蕉、木瓜、黄皮、龙眼、菠萝等亚热带水果。除渔业、盐业外,京族居民也从事水稻、红薯、花生、芋头和玉米等种植业。竹山地方有铁矿,澫尾、巫头岛有钛矿、磁铁矿、错石英和玻璃砂等矿藏。
京族的主体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隋唐时称为“僚”。后来因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或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占人和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高棉人及少量汉人的加入,重新融合而成现在的新民族群体。京族文化在发展中受中华汉文化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包含了不少占人文化、高棉人文化的元素。
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由于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京、汉两族人民的长期友好相处,绝大部分京族人民都通用汉语(粤方言)、汉文。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字喃”。“字喃”意为南方的字,即喃字,系13世纪末京族人民在利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前,在歌本和宗教经书中仍保留使用。目前会用京语哈歌(哈,京语音译,即唱)的,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人,如今在整个京族三岛懂字喃的,只剩下10多位老人。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京族人开始发起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工作。
京族的祖先迁到江平地区时,附近的谭吉、红坎、恒望等地已有汉族居住,而当时的澫尾、山心、巫头等地还是丛林密盖的荒漠小岛。在漫长的岁月中,京族人民和广大的汉、壮族人民一起,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共同开发了祖国边疆。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关系。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比较大的坝子有景洪、勐笼、勐遮、勐罕、勐海、芒市、陇川、干崖、勐卯、遮放等,平均海拔在—米之间,地势较低。这里四季常青,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剑麻、
橡胶、紫胶、香茅草等。土壤多为红壤土、棕壤土、黄壤土。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终年不下雪,仅有轻霜期30余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毫米之间,多集中在5月至10月,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傣族居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亚洲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产地。芒果、椰子、菠萝、香蕉等亚热带水果常年不断。山区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萝芙木、金鸡纳等名贵药用植物。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为57.14%,德宏州森林覆盖率为46.02%。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20余种,铜、铁、金、银、镍、铅、锡、水银等很早以来就被傣族人民发现、利用。德宏还盛产宝石、玉石、绿柱石和水晶等特种工业原料。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和绵延起伏的山岭河谷中,繁殖着野象、虎、豹、鹿、犀牛、金丝猴、孔雀、犀鸟等珍禽异兽。水边林际,每值晨曦微现或夕阳斜照时,常见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人们把这里誉为“孔雀之乡”。
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文献则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傣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但各地不尽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种。前4种文字以印度梵文为基础,经过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字。新平傣文则以注音字母为基础。较为通用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现称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20世纪50年代,对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改进后的西双版纳傣文,在保留原来字母形式和表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音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了声调符号,并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改进后的德宏傣文,克服了老傣文一字多音多义以及没有配套声调符号等缺点,更为规范、科学。
德昂族比较集中的分布在保山地区的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瑞丽市、盈江县、陇川县、梁河县,临沧地区的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其中潞西市的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德昂族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虽然德昂族只有1万多人,却分布在云南省3个地州9个县市。除潞西市的三台山和镇康县的军赛两地外,其他德昂族与景颇、汉、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数村寨间杂在坝区傣族村落之间。德昂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缅甸有一定数量的德昂族。
德昂族由于居住分散,自称他称很多。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镇康、耿马的德昂族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此外,还有“崩龙”、“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称呼。根据德昂族妇女的裙子上所织线条的不同色调特征,当地汉族人民分别称他们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等。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崩龙族”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的广大山区,是德昂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矿藏丰富,森林茂密,自然条件优厚。这里所产的龙竹,干粗梢长,直径一般在四、五寸以上,尤以镇康地区所产龙竹最负盛名,大者如柱,直径盈尺,二千年来即为著名特产,史书称之为“濮竹”。它既是建筑材料,又是家庭用具和生产工具的制作原料,肥嫩的竹笋还可食用。
德昂族很早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开田垦地,栽种水稻、旱稻、玉米、荞子、薯类以及核桃、黄麻等作物。新中国成立后还种植橡胶、紫胶、桐果、棉花、咖啡等。德昂族人民尤善种茶。住宅周围,是菜地也是果园,除各种蔬菜外,还有香蕉、黄果、芒果、菠萝蜜、番木瓜、梨及石榴等;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彝族人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云南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峨山、宁蒗、路南等县较为集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贵州主要聚居于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安顺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聚居在隆林、那坡两县。其余分散在全国各地。
彝族分布在我国西南高原与东南沿海丘陵之间,境内地貌主要为高山与深谷,地形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既有海拔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如滇东、黔西乌蒙山两麓和四川大凉山的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宜于放牧和兼营高山农业;有海拔米至2米左右的山区和半山区,如小凉山、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有海拔米以下的丘陵和河谷地区,如金沙江、元江谷地等,气候炎热,干旱少雨。
彝族地区水电、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牧业、林业各具特色。装机容量分别为万千瓦、万千瓦、万千瓦的溪洛渡、锦屏一级、官地等大型水电站已正式开工建设。稀土、铅、锌、铜、铁等矿产资源储藏量大、品位高。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产品的种类十分丰富。楚雄州的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大豆、薯类次之;小春作物有小麦、蚕豆。经济作物有烤烟、棉花、花生等;红河州的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芒果、荔枝等享誉国内外。凉山州粮食作物以土豆、玉米、水稻为主,荞麦、燕麦次之;经济作物有苹果、烤烟、石榴、甘蔗、蚕桑等。此外,还盛产天麻、杜仲等中药材。彝族地区草山草坡资源丰盛,有许多天然牧场适于畜牧。饲养的牲畜以牛、羊、马、猪为主。优良品种“黑山羊”、“建昌马”、“德昌牛”、“小耳猪”等享有盛名。
西南彝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生长着大量的马尾松、云南松、飞松、麻粟、桦木、桉树、樟树、油桐等,生物多样性丰富。楚雄州境内森林面积达多万亩,森林蓄积量为万立方米。红河州、凉山州与贵州毕节、威宁彝区亦是著名的“绿色宝库”。在深山密林中栖息着虎、叶猴、金丝猴、熊猫、长臂猿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熊、岩羊、孔雀等异兽珍禽。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贵州大方县发现的明代铜钟,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年),钟面刻写的彝文是现存最早的彝文铭文。许多彝族地区都保留着用老彝文抄写的书籍,如《勒俄特依》、《玛穆特依》、《阿姆尼惹》、《齐书苏》等。这些书籍可分为九类,即祭祀经文、占卜、历法、谱牒、诗文、伦理、历史、神话、译著,老彝文中大量使用同音假借字,由于彝语有六个方言,各地方言差异较大,代音的文字也因地各异,老彝文的字形、读音均不统一。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个规范文字,并设计出“彝语拼音符号”,便于注音学习。年国务院批准该方案。目前,已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
我国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于新疆南部的乌什、阿克苏、温宿、拜城、塔什库尔干、疏附、英吉沙、莎车、皮山、和田和新疆北部的昭苏、特克斯、巩留、塔城、额敏、乌鲁木齐等地。此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数百人聚居,是18世纪从新疆迁去的。
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地克孜勒苏阿尔克孜自治州,面积7.09万平方公里,地处帕米尔高原,境内群山起伏,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梯状上升。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受地形影响,气温垂直差异较大。自治州地域辽阔,河流纵横,水源丰富,河流年总径流量72.2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为9.28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石油、石棉、水晶、绿柱石、冰洲石等。其中铅锌储量全国第一,铁矿石储量1.5亿吨,居南疆首位。农区盛产瓜果,尤以阿图什无花果最为闻名。柯尔克孜聚居的地区有许多天然牧场,克孜勒苏阿尔克孜自治州有草场面积0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万亩,优质草场亩,牧草丰茂,水源充足,气候凉爽,宜于放牧。
“柯尔克孜”是民族的自称,也是其他民族对该民族的称呼,国外同源民族被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一说是四十的复数,可解释为“四十‘百户’”,也就是四十个部落;一说是“山里的游牧人”,还有“山中的乌古斯人”、“依山傍河之人”、“草原人”的说法;也有说“柯尔克”是四十,“克孜”是“姑娘”,“柯尔克孜”就是四十个姑娘。
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绝大部分柯尔克孜族使用自己的语言。阿克陶等县农业区与维吾尔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通用或兼用维吾尔语;北疆特克斯、昭苏等县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兼用哈萨克语;塔城市、额敏县一带的与哈萨克、蒙古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萨克语、蒙古语;黑龙江与汉、蒙古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通用汉、蒙古语。城镇的柯尔克孜人,特别是青少年,通用汉语、汉文的人越来越多。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仫佬族中有罗、银、吴、谢、潘、梁、周、韦、张、黄、吕、包、覃、卢等姓,其中以罗、银、吴、谢、潘、梁等为大姓,人口最多。
仫佬族聚居区多属喀斯特地貌,山峦叠嶂,奇峰耸立。在群山交错之间,形成水草肥美的峡谷平坝,是仫佬族人民理想的居住之地。在广西北部仫佬族聚居地,从宜山的小龙,到罗城的龙岸,有众多小块平坝相连,形成一条百里长廊,素称“仫佬山乡”,是广西仫佬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为摄氏20度左右,年降雨量为多毫米,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芋头、小米、小麦、荞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棉花、花生、黄豆、大麻、芝麻、油菜等;盛产五倍子、金银花等药材。煤、铁、硫磺、铜、铝、锌等矿藏也很丰富。其中以硫煤矿藏量最多。广西仫佬族居住的勾山、九龙、白马、塘底山至太平、银村、桥头、四把、小长安、龙岸一带,面积八十七平方公里,人们称之为“百里煤乡”。自古以来,煤对仫佬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早在清代,仫佬族山区就设有官办煤矿,雇有大批仫佬族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仫佬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相继在四把的九龙至桥头的茶花这一条长40里的仫佬山乡长廊,建井采煤,并铺设铁路,将年产几十万吨的无烟煤运往各地。
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仫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话。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仫佬族族称,有自称与他称之别。多数仫佬族人自称“伶”(音Ling),少部分地区自称“谨”(音Jin)或“本地人”。汉族称之为“仫佬”,壮族用壮语称他们为“布谨”。史书记载中写作“姆佬”或“木佬”。仫佬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元代以前,史书往往将仫佬族与“伶”或“僚”并称,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僚族的称呼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汉书西南夷传》称夜郎境内的主体民族为“夷僚”。晋代以后,文献资料上到处可见类似的称呼,涉及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僚族,又出现了“僚民”、“僚子”、“土僚”、“夷僚”、“生僚”、“山僚”、“洞僚”等称谓。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边界的僚族,被称为“葛僚”、“守宫僚”、“夷子”等。关于“僚”,许多学者认为是“骆”的后裔,而“骆”则被认为是“越”的另一称谓。而“越”是我国南方民族的一个大族系,经春秋战国至秦汉,不断发生迁徙。到了汉代,史籍不再见“骆”的称谓,而改称“僚”。由汉至唐、宋的一千多年间,僚族被当作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活动区域很广。仫佬族就属于这其中的一支。清嘉靖《广西通志》说:“天河僚在县东,又名姆佬。”《古今图书集成》载:“天河县色分四乡,县东八里咸伶种,名曰姆佬。”都指明了“僚”、“伶”与“姆佬”(仫佬)的直接关系。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