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我的家乡有一种小吃叫粉角,做法与饺子一样,只不过饺子皮是用面粉揉成的,粉角的原料则是米粉。因此粉角比饺子的口感要爽口弹牙些。吃粉角,最适合的蘸料是黄皮酱,然后再喝一碗猪骨汤,是非常惬意的事。可惜这种小吃市面上几乎都绝迹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到。今年有个朋友送了几瓶黄皮酱给我,尽管粉角是吃不到了,不过偶尔煮了饺子蘸来吃,还是能回味起从前的味道的。
黄皮酱的爽口来自黄皮这种果子,吴其濬在他的《植物名实图考》里说,黄皮能够消食,桂林人用来做酱。屈大均说,黄皮“可消食顺气除暑热”,和荔枝一起吃,可以解去吃多荔枝之后引起的烦腻,所以有谚语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这是真的,而且奇特的是,黄皮从外到里都具有这个功效。黄皮的果皮(当然是黄色的)很薄,有些细细的茸毛长在上面,其实直接吃下去也不要紧,味道还很不错;果肉有酸有甜,还有苦的;果核绿得很鲜艳,吴震方在《岭南杂记》说“瓤白如猪肪,有青核数枚,酸涩不成味,久之少甘”,我咬过几颗黄皮果核,涩得让我等不到它变得“少甘”就吐掉了。
总之,像荔枝、龙眼这些特别甜美的水果,吃多了会腻;这是绝对不会在黄皮身上发生的,怕就怕你吃黄皮吃到嘴巴流酸水,肚子太“刮”了罢了。据说在药物学上,苦黄皮最佳,因为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又能松弛胸腹肌肉的紧张,使呼吸畅顺,所以能顺气止咳。
黄皮其实为人们所认识得挺早。三国吴国的沈莹在《临海异物志》里就记录了一种福建出产的“王坛子”,他说这名字的来源是因为人们在“越王祭太一坛”的边上发现这种果子,“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这真是附会之说。其实“王坛”就是“黄弹”的谐音,后者是黄皮的另一个名字,王坛就是黄皮啊。至于为什么叫黄弹?屈大均后来用简明的语言解释:“状如金弹”。
在《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本草纲目》等著作里都能找到黄皮的条目,可惜都是寥寥数语,语焉不详。所以即使《岭外代答》赞它“佳味稍耐久,可致远”,它的世俗名声也远远比不上荔枝、龙眼,北方人是绝对不知道它的,南方人喜欢它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