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盘玩ID:iwenwaner」
“金刚一个月表面就玉化啦!”
老盘揉了好几次眼睛,才确定没看错,不是一年,而是一个月,这得是咋样的功力,才能做到一个月就让表面玉化的,这不得让不少盘几年都没玉化的人,哭晕在厕所呀!
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红皮金刚菩提!
金刚菩提的资深玩家都知道,根据皮质的颜色,可大致分为红皮和黄皮:
红皮金刚还分为两类色泽:粉红皮和紫红皮,它们的形成原理,有人是这么解释的:
从树上摘下来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所以水分流失较多,质地硬实一些,密度会相对小于黄皮金刚。
△紫红皮金刚
△粉红皮金刚
密度小,意味着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差,开裂几率也会大很多,加上含水分少,所以手盘更容易吸收汗液,于是包浆和上色的速度都远远高于黄皮金刚。
往细里分的话,紫红皮尤其适合干手党,它虽然红得快,但黑得也快,只要把握好尺度,刷得勤快一些,也不见得就会走酱。
粉红皮上色速度中等,也不像紫红皮一样容易酱,盘出来的色泽也亮,关键是比起紫红皮,它密度也更好一些,刷干净了就会非常好看!
黄皮金刚也不是统一色泽,所谓的“黄”,也是深浅不一,其中尤以姜黄皮最受玩家们的喜爱。
姜黄皮密度好,开裂情况明显要少于红皮金刚,虽然上色较慢,但是后期走色会呈现最正的牛津红,包浆也更通透和干净,因此特别适合很有耐心,或是大汗手的玩家。
△一年半姜黄皮
到一定程度,姜黄皮的包浆和色泽,一定是可以惊艳四方的,比如玩友
几分伤心几分叶,他说自己是大干手,还是下定决心跟一串姜黄皮“战斗”了三年。
他分享说,刚入手那会儿,啥都不懂,只知道该干净,所以拿钢丝刷使劲“怼”了十来天,现在还能看到些痕迹,不过好在颜色漂亮,阳光底下一照,真是美极了!
其实“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大家也看出来了,皮色神马的,不重要,关键是要掂量密度!
皮质好不好,跟密度息息相关,密度好,就意味着皮质厚实,皮质厚实,你还担心后期玩不漂亮吗?
至于如何挑到密度好的金刚菩提,买的时候,拿在手上掂一掂,感觉压手的话,那就没错了!
第二种试试能否沉水,开篇玩家
GYY那条,别看是红皮,密度是没的说,他自己也说是秒沉水。
落灰的话也不用怕,抹掉表面的一层灰尘,密度优秀的话,整条串会发亮!
金刚的油性,还有包浆的厚度,其实都是由密度决定的,密度好的金刚菩提,包浆浓厚又瓷实,盘出来干净,而密度差的金刚,触摸都会发涩,包浆薄薄一层,触手也不润。
不知道各位玩过金刚菩提的朋友,更好哪一种皮色呢,更适合哪一种皮色的金刚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