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日前,华侨城集团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华侨城集团年度的社会责任实践与绩效。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排头兵,华侨城集团积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守护生态文明、公共艺术发展等多个方面主动担当作为。
华侨城集团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深耕、实践,从科学管理湿地、开展自然教育、践行绿色发展等方面着力,秉承“生态环保大于天”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将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繁华中心区,有一座湿地公园,这里有宽阔的水面、茂盛的芦苇、稀疏的草甸、葱郁的红树林,每年都有数万只候鸟南迁北徙在此停留,同时这个占地面积仅68.5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拥有近5万平方米的红树林,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留住很多深圳市民“乡愁”的原生态自然家园,这里就是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简称“华侨城湿地”)。
科学管理湿地,构筑城央原生态自然家园
“春天的时候第一次来这里踏青,听生态导赏才知道湿地不仅有凤凰花、勒杜鹃、木棉花这些在深圳常见的植物,还有一大片红树林,所以夏天就给孩子报了一个‘红树课程’。孩子学习了红树的相关知识以及面临的危机后,她还把写的自然笔记分享到了班级群,得到了班里的表扬。”带着孩子一起来华侨城湿地观鸟的徐女士说。“湿地的生态太好了,刚刚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白胸苦恶鸟和变色树蜥……小孩子很好奇,我平时也很少注意身边的这些动物邻居。”
湿地,是大量珍稀动植物的自然家园。华侨城湿地曾是深圳湾海岸线的一部分,这里难得地保留着深圳填海前的一片滨海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中转站之一,每年一到冬季,包括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等大批候鸟,跨越千山万水如约而至。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种、数千只鸟类在此栖息,其中包括12种国家级保护鸟类、7种中国濒危鸟、18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因此,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华侨城湿地的最佳观鸟季。
为了保护好这里珍稀的生态资源,华侨城集团于年受深圳市政府委托接管这片湿地,秉承“保护、修复、提升”的原则,成立专业部门、邀请生态科研团队,历时5年,每年投入逾2亿元,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持续性提升,将其打造成为与深圳湾水系相连、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
“我们的园区秉承‘还自然一个自然的状态’的原则,植物不作园林式裁剪、不作蚊虫消杀,维持园区生物的自然生长;园区没有垃圾桶,遵循“无痕湿地”的理念,引导人们减少垃圾的产生,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华侨城湿地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和功能的完整性、自然性,华侨城湿地自年营运以来,采取类似保护区的管理,实行“预约进入,免费开放”的运营模式,保证湿地的公共开放性、公益性。
得益于华侨城集团的悉心运营,华侨城湿地获得了“国家级滨海湿地修复示范项目”“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年,华侨城湿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全国面积最小、深圳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开创了“政府托管、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的创新管理模式。
现在,环境优美、绿意盎然的华侨城湿地不仅是深圳市民日常游憩、休闲,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生态博物馆。不仅因为华侨城湿地拥有近多种动植物,包括多种植物、多种昆虫、多种鸟类,保留了近90岁高龄的红树林,在深圳城央为它们构筑了一块生态栖息地;华侨城湿地的生态环境变化,也反应了深圳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是一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平衡的探索过程。
“红树”作为深圳市的市树,是深圳精神的象征。“在深圳,红树生活在大陆和海洋的交界处,在严酷的环境中找寻生机,在迁徙的过程中落脚生长。在世界上,再没有一种树和深圳人如此相似。深圳也是候鸟迁徙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迁徙的深圳人和迁徙的鸟要相亲相爱。创立自然学校,开设自然课堂,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唤醒大家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心。”华侨城湿地负责人孟祥伟说。
开展自然教育,播种生态环保的种子
“湿地的天然乐高玩具木麻黄最有趣了,没想到银叶树和水黄皮还有‘海漂’的本事,那个鸡矢藤的奇特的味道竟然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妈妈我告诉你还有一种会捕虫的植物叫龙珠果……”上完华侨城湿地“植物趣多多”课程,豆豆忍不住把在湿地新认识的植物朋友分享给徐女士。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也需要通过公益教育来实现引导,只有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热爱自然,才能让地球的“脉动”更加充满活力。
通过公益性的自然教育,让更多人可以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一颗“守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种子,正是华侨城湿地和环保志愿教师们多年来坚守的初心,也是未来持续努力的目标。
“我是年元旦和家人一起来的华侨城湿地,当时就特别喜欢这里的环境,年看到湿地在招募环保志愿教师时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因为我常常把在湿地学到的自然知识分享给家人,后来我太太和孩子也加入了。”已经坚持在华侨城湿地服务近6年的环保教师小河老师说,
“周末来湿地学习、服务已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本来是老师,就觉得有一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在。能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粒生态环保的种子,让他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这样以后生态环保也许就不再是一种口号、形式,而是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年,华侨城湿地成立了全国首家自然学校,秉承“一间教室、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一套教材”的“三个一”运营模式,华侨城湿地携手环保志愿教师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的受众、不同季节研发出生态导赏、小鸟课堂、手工创作、自然艺术季等33个常态化开展的教育课程,涵盖了解说学习、六感体验、手工创作、场地实践、拓展游戏等多种课程类型。
“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看着我们学校的学生、身边的朋友都被影响了,我很开心。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小时候家门口就有一片红树林,但我一直不知道红树林对于家园的守护作用。”小河老师的妻子,同样也华侨城湿地环保志愿教师的松子老师说:“进入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后,我把学到的红树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那种守护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截至年8月,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已累计开展教育活动多次,包括志愿教师及义工培训、生态导览及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自然学校教育参与人数已超11万人次。“我们现在环保志愿教师的招募培训已经到第十二期了,目前注册的成年环保志愿教师近多人,青少年志愿者60多人。志愿者们都很积极,甚至现在出现了大家抢着服务的情况。”华侨城湿地工作人员介绍。
同时,华侨城集团旗下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华基金”)还在全国各地援建自然学校。截至年9月,华基金已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援建了78所自然学校、74所湿地学校,已连续开展5年共18期研讨培训班,输出自然教育骨干0余人,编撰自然教育教材32本。
而华基金的另一个生态环保项目“零废弃”也深受好评。早在年,华侨城湿地就面对亲子家庭开展了很多寓教于乐的“零废弃”活动,比如向大家展示被废弃渔网困住的海狮,搁浅的鲸鱼满肚子垃圾,被塑料垃圾困住身体畸形的海龟,在游戏中教大家学会垃圾分类,进而引导大家将生活垃圾干湿分离,提倡废物再利用,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参加完‘零废弃’课程后,我们家首先的改变就是减少外卖和不用一次性用品了。”一位参加活动的妈妈说。
“零废弃”项目以“零废弃生态园”和酒店为起点,逐步辐射学校和社区,截至年底,已有位志愿者提供公益活动.5个小时,将20吨以上餐厨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已联合华侨城物业落地零废弃社区试点,改变0名居民的生活选择,超名公众在活动中受益。
践行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之花落地全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民福祉所在。除了修复、保护深圳华侨城湿地,华侨城还在全国各地开展生态公共空间的建设,例如武汉东湖湿地、南昌象湖湿地、顺德桂畔湖湿地、成都府河上游绿化带建设等,依托湿地的自然生态,以创新的理念与模式进行修复,在湿地的保护与创新建设中引导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