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初心我的村连载13 [复制链接]

1#

蒋鑫富著《我的初心我的村——在那神仙居住地方的个中国村庄》

(上接22.小山村与古城镇的守望)

23.桐江书院记

“在万竹口村,有位革命烈士,叫陈家谋……”那天晚上,在皤滩乡政府三楼会议室,万竹口村的驻村干部坐上主席台,向全乡机关干部讲革命先烈的故事。

在开展“两学一做”中,皤滩乡对“桐江讲坛”的内参和组织形式进行了调整。主讲人员由原先外请为主,调整为乡机关干部和村主没主职干部为主。讲课内容拓展到乡情村史、乡贤烈士、学习体会、难题破解等。

接到通知后的乡机关干部和村主职干部,有通过县志或革命历史书籍搜集素材的,有带上本子和笔,再走村访户的。

“桐江讲坛”的名称,出自朱熹讲学过的皤滩“桐江书院”。

老党员柯汝星,平时话不多,受“桐江书院”学风影响,肯花功夫做功课。他一上讲台,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向大家全面介绍了朱姆溪村的情况。因为语言流畅,资料翔实,并且对朱姆溪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独到的见解,令人刮目相看。

板桥村的驻村干部,则从方姓族人的迁入开始,到村庄的由来,以及“桐江书院”的创建等讲起,讲课内容突破了以“村”为单位的制约,使听众不到20分钟时间,就对仙居的方氏以及成就,有了大致了解,获得阵阵掌声。

“这里补充一下……”驻村干部讲完后,有一位干部举手道:“你们板桥村还有两名烈士,一位叫方文广,另一位叫方荣……”

“桐江讲坛”是皤滩乡众多党课平台之一。通过这些平台,广大党员干部逐一上台亮相,展示才能。

鑫富点睛:行成于思,讲成于思,勤能补拙思良训。

始建于宋乾道年间(公元-年)的桐江书院,距皤滩古镇东两里,在山下村东与板桥村西之间。书院北望永安溪,东临鉴湖,西南有道渊山、眠山、赤山,“三小山峙立其前,状如鼎足”。

顺着仙居县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应崇金的思绪,他在《桐江讲坛》中,与方姓文化的渊源联系起来,说如今的方天红与方金木,这对皤滩乡山下村的搭档,他们都应该是方干的后裔。

方干是晚唐诗人,是他的第九世孙方斫,建造了“桐江书院“。

“我们村是古村落保护利用修复村,项目多,古民居、古戏台、古庙、古道、古盐铺等都是保护项目……”村党支部书记方天红说起祖宗留下的文化遗存,如数家珍。

“以前,从台州到金华没有35省道,是直接从村里的马鞍山过的,那是交通要道。”村委会主任方金木补充说。

在山下村里走走看看,就如在画中体验,穿行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里。为了让村里更美更富更和谐,村两委班子从把小事当大事讲,“三改一拆”,对露天粪坑、猪舍、破旧危房等,之前共拆了多间,有些户主有使用证,登记造册的,村干部就主动上门,一家家做工作。

一开始,村里开会时就有人这样想:如果连猪舍也拆不了,那还有什么可拆呢?有一个叫吴汝龙的户主,常年在丽水做工程。两委班子就跑到丽水去做工作,那次还去了青田、龙泉找他。

最后,他终于在猪舍拆除协议上签了字。

火车前面跑,要靠车头带。在山下村,村干部首先带头执行,这已经成为规矩。在台账上,我发现第一批共拆了间;第二批共拆了40多间。这样一来,村里就整理出了多平方米的土地。

最让群众感触明显的是,以前苍蝇、蚊子满天飞,现在少了。

一波三折的是,村前的那个“鉴湖”,经清淤改造,设置了有栏杆的洞桥;以前大家一看觉得不好,就改成了平板桥;结果,大家觉得更难看了,于是再下决心改回去,这才变成了原来的洞桥。

尽管这样,村里还是认为值得的。为的是今后,提升改造成“一湖两岸都是街”的闹市格局。

还过,做这个项目,还是涉及到了好几十户农户。很快,在村两委会上,大家分工不分家,个个争着去做工作。做到了有难题不拖、力求现场办结。

村里,靠近35省道两旁的立面,要提升成了最难,还有黄皮屋整治也难。面对现实,村干部一个个下决心,表态,认为一次解决不了,就二次,第三次跑上门去。就这样,还有米长的“儒风大道”(皤滩段)在山下村,被列入永安溪修复工程。需要划出土地,人口补平,而永安溪的进出口,全在山下村。怎么办?

在协调会上,村里一时想不通,觉得吃亏,每亩才补到4.3万元,青苗每亩要0元,这样,一下子用去了10多亩地。

村里精打细算。征用款下发到户到人后,现在还有5年的粮补款留着用。

在考核验收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与维修村中,村里仅为“桐江书院”,就从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搬迁了13户。同时,还征用了13亩土地。

应该的,为了村里的发展,与美好的明天!村里的干部群众都这么想,也在这么做。

看看徐焕健的《朱奶奶笑了》中的文字,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有4个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孩子们都很孝顺,大儿子在椒江工作。但是,他们每个月总会回来,看我两次。女儿只要一有空,就会给我买好吃的,还帮我做家务。”朱菊花奶奶一提到自己的儿女,脸上止不住幸福的笑容。

走进“孝廉门堂”,朱奶奶正在晾着衣服,阳光透过三透九门堂的屋檐,洒在高大的马头墙上,深邃的门堂里,朱奶奶慈祥的脸上,笑意暖暖的。朱奶奶一出生就作为童养媳,嫁入“孝廉门堂”。她,已在这里住了80多年。提到4个儿女,她就说“好”。

朱奶奶所住的“三透九门堂”,位于皤滩乡的枫树桥村。

追溯到年前的一天,“三透九门堂”的祖宗,相传是《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裔。在枫树桥这片土地上凝神,开始构思一片庄屋,在他的眼里,满是一代代人在岁月中,不断延续的景象。

翻开该村至今保存完好的周氏家训,第一条便是:“孝于父母,生我育我无极之思……”在历史变迁中,“孝廉”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枫树桥村民的基因里。

“居身恭俭证,处世厚谦温。报国忠廉节,传家孝义纯……”循着“六一”儿童节的童心,“三透九门堂”内传出了整齐的朗读声。

原来,有70多名周氏后人,在一起诵读“周氏家训”。

皤滩乡党委书记娄宇飞介绍:近年来,为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孝廉”文明风尚,皤滩乡党委研究决定,在枫树桥村开展“清廉入户、慈孝传家”为内核的“孝廉门堂”建设系列活动。乡党委副书记杨杰补充说,年终,乡里就建立健全孝廉指标考核体系标准,对“孝心好青年”“小孝星”“好婆媳”“慈孝文明户”等,还进行典型评比。

鑫富点睛:慈孝美德,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开花结果。(未完待续)

作者:蒋鑫富(笔名江风)浙江绍兴人。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